b33体育看故事学设计:二战中的平面设计
栏目:b33体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24
 上回我们聊到了平面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二战前后全球的设计发展(不止平面设计)以美国地区戏份最重,其中原因深刻也简单,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原诗“各领风骚数百年”)。  当然本质原因在于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不难预见,下一波设计的领航地应该坐标在中国,所以中国设计师应该对设计行业保持信心。  毫无疑问,世界格局、社会变迁与经济起落都会对设计发展影响深远,本期就来

  上回我们聊到了平面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二战前后全球的设计发展(不止平面设计)以美国地区戏份最重,其中原因深刻也简单,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原诗“各领风骚数百年”)。

  当然本质原因在于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不难预见,下一波设计的领航地应该坐标在中国,所以中国设计师应该对设计行业保持信心。

  毫无疑问,世界格局、社会变迁与经济起落都会对设计发展影响深远,本期就来谈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平面设计的发展情况。

  在22回的时候我们谈过一战中的平面设计发展情况(可在公众号【平面列传】中回顾),规矩照旧,我们先用最简单方式说一下,二战到底在打什么?

  二战被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法西斯(fascist)源自拉丁文音译,本意是“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是古罗马执法官的权力标志,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与对外肆意的侵略等,反正是一种万恶的意识形态。

  而在1930年前后,德国、意大利与日本三个国家奉行这种主义先后在世界各国发动一系列侵路战争,随后以德军在1939年9月1日向波兰发动“闪电战”为爆发点,英国法国同时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正反双方分别是“反法西斯同盟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与“法西斯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最后当然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全面胜利告终,二战深刻的改变人类历史b33体育,先后有60个国家20亿以上人口卷入战争,伤亡非常惨重,但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其中就包括了设计。

  前面我们多次谈过,在学习设计艺术史的过程中很有必要代入时代情境,不然有些风格的变化与概念产生无法理解。

  我自身在撰写【设计史太浓】相关系列时候也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关于一战、二战直到冷战是与现代设计发展最密切的三个阶段,应该优先了解,推荐大家可以去喜马拉雅平台听惠天、言亮双人播讲的《世纪三部曲》。

  其实不管一战还是二战,平面设计都是用于战争与政治宣传,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之间,全球仍存在不少局部战争与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过程中平面设计一直随之在产生变化。

  比如一战之后,德国与苏联地区的平面设计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存在某种程度的倒退,发展不久的现代主义遭到政府严重打压,出现一种“回归传统“的平面设计风格,被后世概括为“英雄现实主义“(Heroic Realism),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当时一战的两大阵营分别是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与以英、法、俄及后来加入的美国为主的“协议国”。

  同盟国这边当时的平面设计风格主要以“维也纳分离派”及“海报风格”(详见21回:图画现代主义“。)这一类有现代主义特征的风格为主,特点简练大气,少装饰。

  而“协议国“则还是比较写实的”维多利亚式“风格为主,二战爆发后这个情况恰好出现反转,我们后面再说明。

  为什么要回顾一战的设计情况,因为当时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是全球最领先的,而且主要以德国、荷兰,苏联为代表。

  其中对应的风格就是“包豪斯“,”风格派“与”构成主义“(详见【风格列传】)。

  但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首先关闭了包豪斯,理由是包豪斯推崇的现代主义跟苏联构成主义搞的套路太接近,思想上一模一样,推论结果就是现代主义是反德国的,继而发生包豪斯师生遭受迫害,大举出走美国的事件。

  关闭包豪斯属于希特勒打压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象征事件,继而他与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一起研究,最后以古典史诗的写实形象取代现代主义风格。

  但讽刺的事情来了,苏联那边以斯大林为首的政府几乎同期也在废除苏联的现代主义发展平面设计,理由是苏联文盲太多,现代主义的形式太费解,增加信息传播难度。

  比如在说明“如何驾驶拖拉机”,“工作期间严禁酗酒”这些情况时,构成主义与至上主义一类风格没有任何优势,反而是显浅、直接的具象绘画或者摄影照片更加有效。

  所以1932年时候,斯大林就提出一种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的艺术理论,提倡具象形式,反对造型艺术与。

  德国的古典写实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表现形式居然非常一致,两国在设计风格上再次殊途同归。

  两者的风格都喜欢突出人物的霸气与伟岸,所以被后世合并称之为“英雄现实主义”。

  这种风格在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也非常流行,被应用到战争宣传海报当中。而二战期间,德国与苏联的战争宣传海报风格主要也以此为主。

  其实在德国还有一件比较讽刺的事情,就是希特勒虽然反对现代主义,但他亲自主导为纳粹政府设计的视觉系统却非常具有现代主义的味道。

  比如简洁的“万字标”logob33体育,条理清晰的红、白、黑色彩计划,还有具备现代品牌系统思想的制服、徽章、旗帜、手势等设定,显得自相矛盾。

  这个功劳要首先归功于包豪斯学院的莫霍里·纳吉(详见第30回),他在1920年代就不断试验将摄影与平面设计结合,并且主张用摄影取代绘画元素,起到一个良好示范作用。

  到了战争时期,摄影照片取代绘画有着充分理由,因为足够真实,所谓真正的“有图有线年一张名为《缴械》的和平宣传海报,采用一位惊吓的母亲与一位哭泣的婴儿照片进行组合,同时还有飞机与炸弹元素,表现西班牙城市遭受袭击时候平民的恐慌,画面给人直接有力的视觉冲击。

  二战之中的美国跟一战时候一模一样,刚刚开始都是旁观者,但最后都因为某件事情被迫宣布参战,而且参战后都对战局有着决定性影响。

  前面说过,二战是1939年爆发的,而到了1941年日本不听德国劝,在12月份偷袭珍珠港上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气得美国人上蹿下跳,当时在职总统罗斯福正式宣布参战。

  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平面设计表现是最突出的,风格路线表现上恰好跟一战相反,一改过去写实风格,而是采用更加先锋的现代主义。(也有一部分其它风格)

  原因并非美国突然在设计上突飞猛进,而是因为一战之后大部分现代主义设计师及艺术家相继移民到美国,他们成为了美国设计的主力军,这个情况史太浓在不同的章系列中都多次说过。

  忽然想起过去网络曾流行的一句俏皮话:“不是如今的老人坏了,而是以前的坏人老了。”,感觉上述情况跟此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非常有计划的组织了宣传行动,专门由美国战争情报部进行领导,主要工作除了传统平面海报印刷品外,还有电影、动画片等更先进的媒介。

  甚至还有战争专题设计展览,比如1942年“前包豪斯导师”赫伯特·拜耶(Herbert Bayer)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通往胜利的道路”展览。

  上述的全部物料媒介的宣传目的都是围绕“鼓舞军民士气“与”揭露法西斯暴行“。

  其中多位欧洲移民及美国本土的设计师表现突出,比如曾经在1920-3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成名的法国设计师让·卡卢(Jean Carlu)。

  1941年时候他为美国设计出第一张最成功与著名的战争海报,名为《美国对战争的回答—生产!》。

  海报中的图形带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味道,其实就是一个拿着扳手的工人手腕,跟英文单词“生产“(Production)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视觉语言简洁明确。

  这张海报对当时的美国产生很好的鼓舞作用,战争期间一共印刷了10万份在全国张贴,影响巨大,其实前面谈及的海报《缴械》也是他的作品。

  另一张经典的美国战时海报同样诞生于1941年,设计者是奥地利设计师约瑟夫·宾得(Joseph Binder ),名为《美国空军》。

  画面非常简洁,完全是平面几何图形的构成,画面上方是一像战机机翼的椭圆形局部,上面印刷了美国空军标志,下方则是9个战机形状的图标。

  图像虽简单,但看上去有强烈错落的空间感,同时图形象征意义丰富,表达美国空军的强大。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平面设计,说明平面设计非常重要,甚至能形成“蝴蝶效应”改变世界。

  《美国空间》这张海报看到的空军标志其实是旧的,后来被改掉,修改方式是将中间的那个圆形拿掉,让星形更加突出,并且加上矩形框进行组合,后来还在框中加上红色横线。

  因为旧的标志远看跟日本战机的红色圆形徽章太相似,当时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据闻早有舰队成员在地面发现敌机,但因为距离比较远,加上标识太相似误以为是自己人在巡航,所以错过最佳防御时机。

  可以试想美国当时如果没有参战或者更晚一些参战,整个世界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发展轨迹。

  总体而言,二战中的平面设计还是有多元风格存在的局面,其中主要以德国、苏联的“英雄现实主义“及美国的”现代主义“风格为突出代表。

  其中英国与法国的海报设计中还可以找到“装饰艺术运动“与带有法式新艺术味道的”讽刺漫画“一类不同的平面风格。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b33体育b33体育b33体育